档案文化 > 珍档秘闻

品味川茶历史 弘扬川茶文化

作者:向晓东

来源:中国档案报

2017-08-21 星期一

????古往今来,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四川人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。其中,独具特色的川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,愈渐醇香。让我们拂去岁月的轻尘,在川茶文化的大观园中,找寻川茶的故事与传奇。

成都市悦来茶园营业执照 成都市档案馆藏

最早的茶事发源地

????茶,发乎神农,闻于周公,兴于唐,盛于宋,具有药用、食用、饮用三大用途,位列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(可可、咖啡、茶)之一,是中国三大传统出口产品(丝绸、陶瓷、茶叶)之一。

????四川是我国茶叶的原产地之一,是古籍记载中可知的历史最久远的产茶区。《神农本草》记载:“茶树生益城山谷、山陵道旁,凌冬不死。”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称周武王时期,巴国(今四川)有香茗,并把其作为贡品。公元前59年,西汉王褒所作《僮约》中有“武阳(今眉山市彭山区)买茶”“烹茶尽具”的记载,可见当时蜀地已经有了茶叶集市,饮茶已成为社会风尚。这是我国,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、买茶和种茶的记载。由这一记载可知,四川地区是全世界最早种茶与饮茶的地区;武阳地区是当时茶叶主产区和著名的茶叶市场。清初学者顾炎武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茶事,得出结论:“自秦取蜀而后,始有茗饮之事”,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的。历史学家李剑农在其《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》中也认为“茶之发现,其最初当在蜀”。著名茶学专家陈椽考察蒙顶山后在《茶业通史》中提到“蒙山有我国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”。

????2004年,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雅安市名山县(今名山区)举行,全世界的25个产茶国共同发表了《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》,正式确立了“蒙顶山——世界茶文化发源地、世界茶文明发祥地、世界茶文化圣山”的地位。

高山云雾出好茶

????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《中华民国四川省建设厅全宗》中,一份川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名山县办事处给四川省政府《关于发起组织川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呈》上记载,“名山为吾国产茶名区,品质既优,产量亦富。满清时早由商人任引采购行销康藏多年。民间竞种茶株,成为农村主要副产物”。由此可见四川茶叶历来以数量多、分布广、品质好而著称。

????茶树喜温、喜湿、耐阴。四川地处北纬30度,气温、降雨量、湿度、土壤都适宜茶树生长,尤其是蒙顶山、峨眉山独特的高山环境,为茶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,多种茶叶闻名全国。蒙山茶作为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受到世人青睐。“扬子江心水,蒙山顶上茶。”,“若教陆羽持公论,应是人间第一茶”等诗句便是对其品质的称颂。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,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。明代有峨眉山白水寺(今峨眉山万年寺)“种茶万株,采制入贡”的记载。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,雅安黑茶传入藏区后,将黑茶的药用、食用及保健价值发挥到了极致,藏族谚语有云:“一日无茶则滞,三日无茶则病。”宜宾的川红功夫茶自问世以来,因其生长环境和茶香的独特性,成为世界红茶的味觉标志,与“祁红”“滇红”并称中国三大功夫红茶。

“茶马古道”的起点

????作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之一的“明万历年间泸定土司藏商合约”档案,现存于四川省泸定县档案馆。这件档案是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6)三月十一日,当地土司、喇嘛、藏区茶商、川陕滇等5省汉商代表共25人在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,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边茶贸易纷争而形成的合同。这份合同客观地反映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土司对茶马古道的重视,是了解藏汉边茶运输路线、交易中心、交易方式的第一手资料,是研究藏汉民族长期友好相处、互通有无的重要物证,是研究茶马古道的珍贵历史文献。

????千百年来,四川茶叶源源不断地输入藏区,而藏区的土特产品也随着茶叶贸易流通到内地,历史上称之为“茶马互市”或“茶马贸易”。“茶马互市”自宋代兴起,“茶马古道”包括川藏道、滇藏道和青藏道,以川藏道开通最早,运输量最大,作用最为重要。川藏“茶马古道”以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为起点,在雅安境内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到康定,再从康定到西藏拉萨,最后抵达不丹、锡金和尼泊尔。目前,名山区新店镇保存的“茶马司”遗址为全国仅存。

四川茶馆甲天下

????福记悦来茶园的营业执照,现存于成都市档案馆。该营业执照由四川省会警察局于1945年核发。营业执照上记载:“为发给执照事,兹据福记悦来茶园遵照四川省各级警察机关管理公共娱乐场所规则,向该管警察机关声请登记,呈经本局查核相符,除准予登记外特给此照。”这份档案表明,20世纪40年代的四川,政府对茶馆行业的管理十分严格,茶馆须申请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,方可营业,营业执照由警察机关核发,警察机关依据管理公共娱乐场所的规则对茶馆进行管理。“领照人须知”从7个方面对茶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。“营业种类”有“川剧”的记录,表明当时茶馆经营范围包括展示民俗文化的内容。

????“四川茶馆甲天下”,素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,其中尤以成都为甚。清宣统元年(1909),成都平均每条街道就有一家茶馆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如今,成都茶馆发展到2万余家,饮茶、品茶、论茶以及以茶为中心的休闲生活已成为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。四川茶馆设施别具一格,古朴的老虎灶、小方桌、竹椅子,还有小巧别致的盖碗茶。四川茶馆的名字大多新颖雅致,如“谈天处”“各说阁”“漱泉楼”等,茶招也做得颇为考究。

????在四川茶馆里喝茶,不仅可以欣赏到滚灯、吐火、变脸等地道的川剧绝技和四川清音、说唱、评书、木偶戏等艺术表演,还可领略到精彩纷呈的茶艺茶技表演。蒙顶山“龙行十八式”茶技,多次在茶文化盛会上表演,震撼国内外来宾。

川茶文化底蕴深

????茶,是中国人开门七件事(柴米油盐酱醋茶)之一。蜀中人民借助当地独有的茶叶资源,充分发挥聪明才智,不但研发了品类繁多且举世瞩目的茶叶精品、名品,同时也产生、演绎了四川璀璨夺目的茶叶典故、民间传说、名人轶事、诗词歌赋、书画楹联等独具特色的川茶文化。

????蜀中自古多才俊,从西汉的司马相如,宋代的“三苏”,到现代的郭沫若,他们深受蜀中茶文化的熏陶,与茶结下不解之缘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爱茶至深,将茶比作“佳人”,写下“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”的诗句。邛崃市是四川古老的产茶区之一,据档案文献记载,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此地开过茶馆。1957年,郭沫若到此地考察时,作《题文君井》诗,写下“会当一凭吊,酌取井中水,用以烹茶涤尘思,清安逸凉无比”的诗句。当地一家茶厂还以“文君”为茶名,创制出翠绿油润、栗香浓厚的绿茶和花茶。

????自古文人多入蜀,四川秀丽的山川、丰饶的物产、独特的人文氛围,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来此寓居。他们在蜀中的茶事活动和茶事作品,丰富了蜀中茶文化的内涵和底蕴,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西晋文学家张载,入蜀后创作的《登成都白菟楼》,描绘了成都商业繁荣、物产富饶、人才辈出的景象,其中“芳茶冠六清,溢味播九区”一句,是我国最早的咏茶诗句。宋代的陆游,将自己的蜀茶品饮经历付诸诗篇,成为后人了解研究蜀中茶事历史的重要文献。抗战时期,叶圣陶、朱自清、何满子等文化名人,也留下了不少关于成都茶事的文字,向世人展示了近代成都独特的茶事风情。

????古往今来,巴蜀大地的美丽与富饶,巴蜀风情的独特与多元,巴蜀茶文化的醇厚与浓郁,孕育了四川茶业的欣欣向荣,滋润了世代蜀中人民的茶味人生。2014年2月28日,四川省人民政府以一号文件印发《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》,这是川茶产业界的一件大事。文件要求把四川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、加工、贸易和文化基地。文件提出,到2017年,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00万亩,产量30万吨,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,培育大集团,打造大品牌,扩大出口规模。到2020年,建成千亿川茶产业,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。如今,川茶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四川人的生活,走出巴蜀大地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
????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7年8月18日 总第3107期 第三版

 
 
责任编辑:李聪
 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